新聞詳情
被動房測試與認證流程詳解
日期:2025-09-06 02:33
瀏覽次數:0
摘要:
被動房測試與認證流程詳解
被動房測試遠不止是簡單的單項檢查,而是一個從設計、施工到驗收的全程性能驗證體系。其核心目標是:通過實測數據,證明建筑的實際性能與設計目標完全一致。
被動房測試遠不止是簡單的單項檢查,而是一個從設計、施工到驗收的全程性能驗證體系。其核心目標是:通過實測數據,證明建筑的實際性能與設計目標完全一致。
以下是被動房測試的主要內容、流程和標準:
核心測試項目
1. 氣密性測試 (Blower Door Test)
這是*重要、*核心的測試,沒有之一。被動房標準要求極高的氣密性。
測試目的:測量建筑物外圍護結構的密閉程度,找出漏氣點。
測試方法:
在一扇門或窗上安裝一個帶有風扇的密封板(“鼓風機門”)。
風扇向室內吹風或從室內抽風,使室內外產生一個固定的壓力差(通常為50帕斯卡)。
測量在維持這個壓力差時,風扇需要排出或注入的空氣流量。
合格標準:
國際被動房研究所 (PHI) 標準:n?? ≤ 0.6 h?1
意思是:在室內外50帕壓力差下,每小時的換氣次數不能超過0.6次。
中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標準:n?? ≤ 1.0 h?1 (標準略寬于PHI)
為何重要:氣密性是實現超低能耗的基礎。漏氣會導致熱量/冷量損失、結露風險增加、新風系統效率降低。
2. 熱成像掃描 (Thermographic Scanning)
2. 熱成像掃描 (Thermographic Scanning)
測試目的:直觀地檢測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缺陷,如隔熱層缺失、冷橋、氣密性漏洞。
測試方法:在氣密性測試的同時(即室內外存在壓力差時),使用紅外熱像儀對建筑內外表面進行掃描。
測試流程與階段
測試并非只在竣工后進行,而是貫穿項目始終。
設計階段 (Design Phase)
使用被動房設計軟件(如 PHPP)進行模擬計算,設定各項性能目標(能耗、熱負荷、冷負荷、氣密性等)。這是“紙上測試”,是后續實測的基準。
施工階段 (Construction Phase)
中期氣密性測試:在建筑外殼基本完成(墻體、屋頂、窗戶安裝完畢),但內裝尚未開始前進行。此舉至關重要,因為此時發現漏氣點可以方便地進行修補。如果等到全部裝修完再測,修補成本會極高。
竣工階段 (Completion Phase)
*終氣密性測試:在所有施工完成后進行,這是*終的成果驗收。
熱成像掃描:在冬季*佳條件下進行,**排查熱工缺陷。
通風系統調試與測試:確保系統各項參數達標。
所有測試數據被匯總,并與PHPP的設計預測值進行對比。